禅宗祖庭、武术圣地、皇家寺院少林寺点点赢,已有1530年的历史。
北魏年间(495年),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,敕建此寺。
唐初,少林寺十三和尚因活捉王世充之侄王仁则,夺取轘州城有功,受到封赏,从此名扬天下。
武则天的母亲杨氏,是隋炀帝杨广的远亲,为门下省纳言(相当于宰相)杨达之女,精通诗书礼乐。
因信佛及家道中落,44岁才嫁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,生了三个女儿。享年91岁。
武则天崇信佛教,有母亲的影响。
14岁时,她入宫做了才人。唐太宗去世后,她进感业寺,当了三年多尼姑。
展开剩余73%683年,武皇后随唐高宗李治游嵩山。
隋末战乱中,少林寺遭受了兵火之灾点点赢,整个寺院被毁,仅有跋陀时建造的一塔独存。武则天之母曾参与资助修缮。
武皇后看到先母布施营建的殿宇,触景生情,写下《从驾幸少林寺,睹先妃营建之所,倍切苀怀衿,愈凄远慕,聊题即事,用述悲怀》一诗:
陪銮游禁苑,侍赏出兰闱。
云偃攒峰盖,霞低插浪旂。
日宫疏涧户,月殿启岩扉。
金轮转金地,香阁曳香衣。
铎吟轻吹发,幡摇薄雾霏。
昔遇焚芝火,山红连野飞。
花台无半影,莲塔有全辉。
实赖能仁力,攸资善世威。
慈缘兴福绪点点赢,于此罄归依。
风枝不可静,泣血竟何追。
意思是:
我陪同皇帝的车驾游览禁苑,侍从着出了宫闱。
白云聚伏如山峰之盖,彩霞低垂似旌旗摇曳。
日宫敞开临涧的门户,月殿开启石砌的门扉。
帝王的车驾在佛寺圣地巡行,香殿里拖曳着熏香的衣袍。
檐铃轻响似风吹发梢,经幡摇动带起薄雾飘散。
从前这里遭遇过大火,满山红焰四处飞舞。
花台在灾火中没了踪影,佛塔却依然闪耀着光辉。
实在依赖佛陀的慈悲力量,全凭圣君治理天下的威严。
慈悲的因缘兴起福运,在此刻我全心皈依。
风中的枝叶无法平静,泣血悲啼又能追回什么呢?
此诗描绘了少林寺优美的景致,皇家的威仪,既有对帝王威严仁厚的礼赞,又饱含对慈母的凄怆追思。
武皇后目睹为亡母所做的功德——一座十层的下生弥勒佛塔,因资金不足,尚未完工,十分感慨。
不久,她派侄儿武三思带着亲笔信及金币、丝绢等物到少林寺,请寺主加紧修建,希望在母亲的忌日能完成。
685年,少林寺奏报塔院和寺院冬竹抽笋、藤枝发芽的祥瑞之象,武则天认为这是“熏修福缘所致”,亲自回信《赐少林寺书》。
690年,她登基称帝,改国号为周,定都洛阳。
即位后第三年,她特将少林寺15尊佛像金装后,迎入宫中供奉。
696年,武皇登临嵩山举行封禅大典。后又差人送钱至少林寺藤生处,并修理阶陛。还在二祖庵旁修建了一座大塔点点赢,即“大周塔”。
发布于:北京市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